冷凉地区沼气长期稳步发展探讨任济星(山西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办公室,山西太原0)中图分类号:$216.4文献标识码iB文章编号:1000—1166(2004)02—0050—03随着沼气技术发展成熟,北方地区亦可以大规模的发展户用沼气。山西地处冷凉地区,存在冬季气温偏低影响正常发酵的客观因素和建池选址不科学、施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技术服务不及时以及农户素质偏低等非客观因素,导致部分沼气池不能正常使用、沼气综合利用效益差,农民长期受益的效果受到影响,不利于沼气建设持续稳步发展,值得我们重视和探讨。1冷凉地区沼气建设现状广大农村可再生能源管理技术干部和科技人员根据不同地域和气候特点,摸索总结出以沼气为纽带的北方“四位一体”、南方“猪一沼一果”、西北“五配套”、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之“一池三改”、“一池五改”等能源生态模式,沼气管理技术日趋完善,沼气产品发展迅速,使沼气建设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稳步、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投入力度,将其列入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的“六小工程”,仅2003年全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就涉及24个省540个县6000多个村的103万农户。冷凉地区涉及13个省237个县38.2万户,占全国当年发展计划的37.1%。按照农业部规划“到2010年农村沼气发展到5000万户,使全国近1/4的农户受益”的宏伟目标,冷凉地区约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数量十分巨大。随着国家加大对沼气的投入力度,山西省人民政府已将农村沼气列为“省长工程”进行建设。山西省已建成各种户用沼气模式多个(户),大型沼气工程1处,分布在全省11个市、地的30多个县,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实施小型公益项目以来,我们因地制宜地在晋北地区推广北方“四位一体”,晋中、晋东南地区推广“一池三改”、“一池五改”,晋南地区推广“一池五改”、“猪一沼一果”等能源生态模式,三年时问发展各种沼气模式近个(户)。收稿日期:2003—11—06作者简介:任济屡_(1954一),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艺科技工作。2存在问题笔者结合山西省近年来沼气发展的实际,从2003年9月开始,抽调既懂理论又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三个工作组,历时4个月,对全省沼气建设项目县进行了项目检查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在沼气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具体问题:2.1建池位置选择不科学、太阳能暖圈建设不规范通过调研发现,在庭院内实施“一池三改”项目时,技工不按规范要求选址,按照农户的意愿把沼气池建在冬季不见阳光处。太阳能暖圈建设不按技术规范操作,有的圈舍不加盖保温材料,有的为了避免雨雪只加盖石棉瓦,致使沼气池保温措施不到位。2.2越冬管理意识淡薄,正常使用率低山西地处黄河中游,位于北纬’~40"44’,东径’。’,冬季受西北风影响,气候冷凉,气温一般在OoC~一15℃,最低气温可达一25℃~一30%之间,属于冷凉地区。部分技工和用户越冬管理意识淡薄,不按规范进行越冬前管理,造成沼气池冬季发酵困难甚至停止。通过对15个县32个乡45个项目村253个项目户的典型调查表明,在冬季能产气的用户占已建成项目户总数约50%,在这50%的用户中,能正常使用的不到60%。2.3新技术引进和配套技术服务不够笔者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县只注重完成建设任务,不注重技工管理和建后的长期服务。个别县还在建设“独眼龙”等存在重大隐患的池型,没有及时引进和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新技术。2.4物资供应滞后笔者调查的多数项目村售后服务不到位,沼气灯、灶具配件等消耗品供应不畅,很难就地就近买到,即使能够买到,农户也难以做到正确安装。中国沼气ChahnBzbgoa2004.22(2)5l2.5用户缺乏维修管理技术多数沼气用户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认为只要建成沼气池便可一劳永逸,只管使用,忽视了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有的项目户不懂管理技术,无法进行日常管理。2.6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试验、示范、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沼气管理技术干部对沼气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学的不深、不透,只满足于掌握点灯和做饭的基本功能,综合利用技术只作为新知识进行宣传,没有结合实际积极地开展试验。各地也不具备必要的综合技术试验条件,更谈不上进行示范。群众发展沼气也仅仅为了解决点灯、做饭问题,很少与高效生态农业和无害化农业技术相结合,个别地方虽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不很规范,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示范推广。3成因分析3.1沼气技术掌握不全面,关键技术掌握不到位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沼气建设管理中,重建池、轻管理,特别是轻沼气池越冬管理的情况还十分严重。许多沼气技工建池技术掌握得相当熟练,而忽视了沼气发酵、沼气池日常维护、沼气安全管理以及沼气综合利用等相关技术。将沼气建设定位在点灯做饭上,加之冷凉地区一般农户冬季必须生炉取暖,为了省事,故将炊事和取暖二合一,轻视了沼气的越冬管理,造成沼气池不能正常运转。一些技工不按照“一池三改”的规范操作,而是按照农户自已的意愿进行选址。在配套太阳能暖圈技术时,未能理解其作用,将其建为座南朝北,失去了太阳能暖圈的功能。有的圈舍还加盖了石棉瓦,导致终日不见阳光,根本起不到暖圈的作用。其原因就是沼气建设技工和管理人员缺乏沼气知识再学习和再培训。3.2沼气建设后期服务滞后发展要求山西省30多个已开展沼气项目建设的县,初步建立起专业沼气技术服务公司的只有4个县,其他县还是由农村可再生能源管理部门兼管技术服务。由于从事技术和管理的人员少,他们除了从事本职工作外,还要兼任其它工作,很难顾及对技工进行必要的技术再培训和监督,对技工的管理也没有必要的制约机制。持证技工不明确自己不仅有建池的责任,还有对农户进行日常维护、安全管理以及越冬管理培训和回访的义务,出现了沼气技工只管建池,不管服务的现状。3.3关键技术引进消化滞后冷凉地区沼气发展的一个关键障碍就是沼气池冬季保温和安全越冬,而合理选址,坚持规范建设和科学使用太阳能暖圈便可解决此问题。根据对山西省偏关、襄垣、汾西等三个县15户农户的实际检测发现,采用太阳能暖圈后,暖圈内温度比室外温度高6—15℃,最高时达20℃以上,沼气池内温度均可达到12℃以上,基本保证沼气池原料正常发酵。特别是在偏关县检测时,当地气温为一19.7℃,裸露沼气池的平均料液温度为5.3。C,沼气池液面有结冰现象,发酵活动停止,沼气池不产气,而暖圈内地表温度为2.5℃,沼气池平均发酵料液温度为13.3℃,料液发酵正常。观测压力表,沼气压力可达到6kpa。所以,沼气建设要认真按照项目要求和标准进行,要积极鼓励科研院校开展三结合试验研究和越冬技术研究,解决沼气池越冬关键技术,促进沼气的稳步发展。4对策解决冷凉地区沼气池四季正常使用的问题,是保证农户长效受益、沼气事业长期发展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4.1加强沼气技术全方位培训沼气建设是一项集建筑工程学、生物工程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系统工程,要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多种能源生态模式,必须抓好综合技术推广体系和培训基地的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r作。坚持对持证沼气技工的再培训,提高持证技工的技术水平,扩大中、高级沼气生产工队伍,为大规模开展沼气工程建设、确保安全使用、维修保养以及综合利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加强对农户进行使用维护培训,使农户掌握沼气池日常管理技术和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开展沼气日常管理经验交流,使沼气技术家喻户晓。加强对沼气技术干部的技术、管理培训,更新管理观念,提高技术干部的管理水平,确保沼气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4.2实行沼气建设物业化管理根据项目村项目户的数量,选择2~3名技工由沼气配件厂家进行配件维修培训后,确定为该项目村的沼气维修人员。各县可成立沼气服务公司、沼气协会等相关机构,负责统一管理本县各村的沼气维修人员及沼气技工。沼气维修工的工资来源可从以下三方面筹措解决:1、在沼气池建设初的两年内,52中国沼气Ch/anBiogaB2004,22(2)由沼气配件厂家为每位沼气维修人员每年出资500元;2、沼气池建成后,从技工工资中提取20%作为建后服务、维修费用;3、每户沼气用户每月交1元物业管理费。以上资金由县沼气服务公司或沼气协会统一管理,建立沼气发展基金,根据沼气技工服务质量支付相应工资。在沼气易损配件的销售过程中,将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其中的一部分用于沼气物业管理服务。各级农村可再生能源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逐步从直接为沼气用户提供技术服务,转向积极组建和管理沼气公司和沼气配件供应点等专业服务机构,将沼气管理市场化、服务公司化,最终实现沼气的物业化管理。4.3加快沼气建设的产业化发展鼓励各项目县成立沼气协会,由沼气协会牵头,积极组织技术交流,技术引进和技术的适应性试验、示范、推广。指导生产企业转型生产沼气产品,努力实现沼气建设配套产品的就近生产,降低成本,培育龙头企业,促进沼气的产业化发展。4.4加快制定完善沼气建设配套技术法规制定完善沼气建设配套技术法规,改变目前落实各种管理措施停留在开会、发文件,管理流于形式的状况。要落实建管责任制,切实建立起谁建设、谁管理、谁服务、谁受益的管理机制,将沼气建设与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服务落实到户。4.5逐步开展沼气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沼气意识”扩大沼气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围和教育内容,建议有条件的农业技术院校逐步开设农村可再生能源专业,设立沼气建设管理、发酵、维修、综合利用等课程,建立起沼气职业教育机制,引起全社会对沼气的重视。5结论综上所述,在沼气发展中坚持科学选址、规范施工,建后管理和技术培训,实施沼气建设物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发展,将是冷凉地区沼气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一篇:农大学人饶异伦教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