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扭转升学政绩观,才能办好职业教育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24

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今年各地高考成绩公布后,与往年高分学生的“一等奖学金”和“满天飞”不同,教育部禁止公示并大肆炒作“一等生”、高分学生、禁止高考高考。实施中,即使部分地区仍有部分学校炒作“冠军”和高考录取率,也将在第一时间被追究责任和处理。

有些人不明白,严禁宣传“第一学霸”和高考录取率:这不是高考好成绩的正能量吗?不值得推广吗?显然,这并没有完全理解这种精神。在笔者看来,禁止对“冠军”和录取率进行宣传炒作,是在扭转地方政府部门对学业成绩的看法。它不仅扭转了基础教育学校应试的倾向,而且真正履行了教育责任,使职业教育走向和谐。通识教育平等型教育。

为什么会出现我国职业教育水平低下、职业学校不适应职业教育定位的问题?这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学术成就观有关。简单的说,用高率(重点高中和模范高中录取人数的比例)和普遍高率来评价初中办学,是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矮化和贬低,家长和考生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低于普通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用本科生和本科生的比率来评价一所高中的办学,使高职教育相形见绌,甚至近年来也出现了用升学率来评价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情况,这也对高职教育起到了指导作用。职业学校对职业教育的定位感到不安。组织以升学为导向的教学。

因此,全社会应该形成一个基本共识:只要有一个地方的入学率等考核评价指标,就认定当地政府没有履行好教育发展的责任,未能将各级教育作为发展教育来运行。因此,要发挥教育监督作用,认真履行地方政府的责任。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高中毛入学率将达到9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然而,我国各地的家长都存在着严重的教育焦虑,尤其是在中考期间。很多家长抱怨说,我们初中毕业生有一半要进入中学。通识教育难度大,中考竞争激烈。但事实是,2020年我国普通高中在校生876.4万人,比2000年普通高中的472.6万人多了近400万人。但为什么家长们还是不满意呢?正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在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有“恐慌”情绪,而这种“恐慌”情绪与学校教师的不断灌输和社会的不断夸大有关。

当然,根本原因是当地政府下达学校的入学率指标来考核学校的办学和师范教育。这突出了普通高中的地位,人为地将中等职业教育“分层”为贫困生教育。 .政府一直强调的一般性工作分流,实际上已经被自己制定的入学率指标变异为一般性工作分层。

这种操作简直不可思议。既然我们要办中等职业教育,认为中等职业人才的培养很重要,那我们为什么要歧视自己的教育,把同样的教育给自己分三、六、九个班?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高等教育领域。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合理结构应该是更多的高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但是,我国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甚至高职院校都对自己的定位不适应,想提高办学水平,办好综合性学院。除了高考,当地政府还用资本重率和本科率来评价高中的办学情况,刺激了社会的复杂性,歧视了高职教育。它还评估了高等职业学校和地方本科学校的办学情况。近年来,考研率等升学指标颇受青睐。基于本科升学率的地方本科院校评价和高职院校评价[J].这种评价导向与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背道而驰。每所学校都以学历为基础。如何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

学业成绩的概念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混乱的重要根源。可以说,如果不扭转学业成就的概念,我国的教育生态将被扭曲。要办好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歧视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光?如何消除家长的教育焦虑?

我国教育进入普及时代,学业成绩观念必须扭转。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不得发布高等教育指标,不得用中考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 、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入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资金分配、评估和优先排序挂钩。这不仅适用于基础教育领域,也要求各高校办学者,摒弃学业成绩观念,安顿学校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成功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开展并扭转学术成就观的第一步。

熊丙奇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共探职业教育发展!高职与本科四年联合培养模
下一篇:没有了